NJU LOGO.jpg

幔游”课题组

"Rocking Mantle" Group





运用洋岛玄武岩的铁同位素组成成功揭示出地幔柱的岩性结构

136


          大洋板块俯冲壳和沉积物运输至深部地幔,从而造就洋岛玄武岩地幔源区(地幔柱)化学和岩性不均其中化学不均几个放射成因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的地幔组分来描述DM亏损地幔)、HIMU(高U/Pb比地幔)、EM1富集地幔)、EM2富集地幔)和FOZO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两个或多个上述地幔组分常常存在于同一地幔中,例HawaiiIcelandCanarySamoa Galápagos地幔柱。揭示此类地幔柱的岩性结构对于地幔不均性的地球物理观测以及估计地幔柱的密度、潜能温度和岩浆通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制约地幔柱中不同地幔组分是否具有不均的岩性特征仍然具有挑战性

        南太平洋萨摩亚群/海山造盾期熔岩摩亚地幔柱产生,这些熔岩形成了三个平行的火山岛链1aUpo火山链(Upo trendMalu火山链Malu trendVai火山链Vai trend前人研究发现来自不同火山链的玄武岩样品表现出不同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如1b):来自UpoMaluVai火山链的样品分别具有指向DMEM2HIMU地幔组分的同位素属性些观察表明摩亚地幔柱具有不均的化学和同位素结构,并且包含三种不同的3He/4He型地幔组分:EM2HIMUDM组分然而目前三种地幔组分的岩性特征尚不清楚。Fe同位素(δ57Fe是识别玄武岩地幔源区岩性(橄榄岩/辉石岩)的新兴手段,且有望成为联系化学不均岩性不均的“纽带”为制约摩亚地幔柱的岩性结构及其与化学不均性的联系,“幔游”课题组联合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羽生毅博士等学者在整理前人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对来自南太平洋萨摩亚(Samoa)群岛Tutuila位于萨摩亚群岛中心,1a的玄武岩开展了详细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Fe-Sr-Nd-Pb同位素研究。

1(a) Samoa群岛和海山分布图(b)Samoa玄武岩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特征


        新的Fe同位素数据显示来自Vai火山链57Fe =0.14±0.07‰)Upo火山链57Fe =0.11±0.03‰)的玄武岩具有与正常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δ57Fe = 0.15±0.05‰)相似Fe同位素组成;而来自Malu火山链玄武岩具有来自VaiUpo火山链的玄武岩整体偏重的Fe同位素组成 57Fe = 0.15 ~ 0.24‰)。定量计算表明,萨摩亚洋岛玄武岩不均Fe同位素组成不能用简单的分离结晶过程一的石榴石橄榄岩或辉石岩部分熔融解释除分离结晶作用对铁同位素的影响之后,所有萨摩亚造盾期玄武岩样品的铁同位素组成与指示源区特征的微量元素比值(如Nb/Th比)和放射成因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相关性(2)。其中来自Malu火山链武岩样品表现出δ57Fe(Gd/Yb)N,低Nb/Th以及EM2Sr-Nd同位素特征由再循环洋壳陆源沉积物的混合物转变而成的辉石岩组分部分熔融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地球化学组成特征VaiUpo火山链玄武岩类似MORBFe同位素特征可以用橄榄岩部分熔融来解释这些解释也得到了萨摩亚玄武岩的主量元素特征和橄榄石斑晶的微量元素特征的支持。

2Samoa洋岛玄武岩SrNdFe同位素组成变化


          上述认识揭示了萨摩亚地幔柱不均的岩性结构地幔柱中的EM2组分最可能为辉石岩HIMU组分和DM组分最可能为橄榄岩定量计算表明橄榄岩来源熔体与具EM2型同位素特征的辉石岩来源熔体的混合可以很好地重现由萨摩亚造盾期样品组成的同位素变化趋势(2),进一步支持萨摩亚地幔柱不均的岩性结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Fe同位素(δ57Fe在识别玄武岩地幔源区岩性方面的能力,并为识别地幔柱的岩性结构及其与地幔化学不均性之间的联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研究成果“Linking Chemical Heterogeneity to Lithological Heterogeneity of the Samoan Mantle Plume with Fe-Sr-Nd-Pb Isotopes近期发表于综合性地学知名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上。王小均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陈立辉教授和羽生毅博士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31041973001)的资助。

论文链接如下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29/2021JB022887